再比如,上了热搜,让千万网友破了大防的蚝油,就是因为没有注意保存条件。
有多少人因为没仔细看「开启后请冷藏」的提醒,一直在吃「过期」的蚝油?评论区告诉我
还有冷冻食品反复解冻复冻、产品包装破损、写着「避光保存」却一直放在太阳下直射……这些不注意的「小细节」,都可能让食物提前过期。
有些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产生疑问:
过期了的食品还可以吃,没过期的食品可能不能吃……那保质期的意义是啥?
很好,你问到了重点。让我们来仔细聊一聊。
你对「保质期」的理解,可能是错的
很多人认为,食品的保质期是食物「可食」和「不可食」的划分。
但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如果你手里有一包薯片,它将于今晚 24:00 过期,那么,你在过期前 1 分钟打开了包装,过期后 1 分钟吃完。那这包薯片算不算变质?
这两分钟里,薯片里的微生物会像上班打卡一样,准点跑上去「开餐」吗?
很显然不会。
实际上,食物的保质期 ≠ 食物安不安全的时间界限。
食品在储存中发生的变化非常复杂,无论是家里的饭菜,还是食品厂生产的包装产品,从生产出来后,就在一直持续地、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变化。
这其中,生物变化对食物的「能不能吃」影响最大,化学和物理变化对食物的「好不好吃」影响更大。
而保质期,是厂家顾及食物的安全、品质优良和适宜流通三方面因素设定的某一个明确的时间。
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该品质包括物理化学特性、微生物指标以及感官指标,且超过此期限,产品被视为不可销售。
——《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举个例子:有盒保质期是 6 个月的饼干,过期一周后送去实验室,发现安全性上没啥问题,口感上却没有那么酥脆了。
能不能吃?可以。
但作为一个以好吃为卖点的食品来说,它其实已经不合格了。
既然保质期不等于食物变质的时间,那为什么还要制定保质期?
其实,保质期是国家规定的,要求商家对于食品品质的一种「保证」。保证这个期限内食品品质不出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食品保质期都是生产企业自行制订的,有点类似于电子产品的「保修期」。
「包装上的保质期」期限越短,企业承诺对消费者负责的时间越短,一般来说风险和收益也越低 (食品可以卖的日期变短了)。反过来,就是承诺负责的时间变长,风险和收益也变高。
为了便于消费者辨别「能不能吃」,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会将「安全性」「品质」和「流通期限」作更详细地区分。
比如日本,就针对不同食物的特性,制订了「安全食用期」「最佳赏味期」和「货架期」三种期限,以更好地帮助消费者理解超期所带来的风险。
但这种分类在我们国家还没有普及,可能是因为,实在有点太难理解了吧......
不如先看看我们给到的建议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作者:钱程、阿官,36氪经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https://36kr.com/p/2192017040588932
版权声明: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