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糖和脂肪的含量不同外,两组酸奶的热量是一样的。每天吃 2 次,每次 1 个。
八周之后,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刻。
研究者通过能扫描大脑活动的 fMRI 仪器,测试志愿者们对高糖高脂食品的反应。
测试过程和结果十分有趣,大概是这样的:
研究者:大家想不想喝奶昔~(摇一摇)
高糖高脂组的大脑:
什么?奶昔?他刚刚说奶昔?
*.。(๑・∀・๑)*.。
(相关脑区被唤起,闪闪发光)
低脂低糖组的大脑:
可
(毫无波澜)
喝到奶昔后,高糖高脂组的大脑:
好喝,满足๑¯◡¯๑
(相关脑区被唤起,闪闪发光)
低脂低糖组的大脑:
刚才应该要个菠萝味的。
(毫无波澜)
总之,每天吃一点高糖高脂酸奶的那组人,大脑对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反应大大增强。
尤其明显的是大脑中负责动机和奖励的多巴胺能系统被激活、重塑。
不仅如此,这组志愿者还不喜欢吃低脂的食物了,这说明大脑对脂肪的偏好也改变了。
结果还是很惊人的,每天少量甜食,短时间内就重连了大脑的神经回路,调整了奖赏机制。
神经突触手牵手,糖油一生一起走。图片来源:
「糖油脑」养成未免也太容易了吧!
这与毒品成瘾的机制类似。习惯性接触高糖高脂食物,首先会让神经产生适应行为,随后愈发欲求不满,增加暴饮暴食和体重增加风险,进而引发肥胖。
虽然两组志愿者的体重、血糖、胆固醇等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但据研究者估计,实验结束后志愿者对糖油的偏好,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了……
研究者解释道:
大脑中形成了新的连接,它们不会那么快消失。
毕竟,学习的全部意义在于,一旦你学到了一些东西,你就不会那么快就忘记它。
很多人每天都在无意中修炼「糖油脑」
实际上,很多人都无意间
怪就怪这种食物在现代环境中实在太普遍、太易得了。
周一,开工喝杯奶茶不过分吧?
周二,同事投喂了一个瑞士卷。
周三,来杯季节限定咖啡,两泵糖浆一个奶油顶。
周四,疯狂星期四,v我 50。
周五,隔壁组庆功,蹭了一块小蛋糕。
尽管每天勤勤恳恳吃轻食,觉得自己饮食上挺克制,没想到啊没想到,败在了这些有意无意的小加餐上。
这还不止,平时吃轻食时浇的那盒沙拉酱,套餐里的几块红烧肉都是糖油陷阱,都让我们更加频繁的「暴露、暴露、暴露」。
其实,如果只是每天来这么一点,热量别超标,也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多麻烦。
问题就在于,大脑会越来越贪婪。慢慢地你会发现:
目不斜视从超市零食货架旁走过的难度加大了;
拒绝甜食需要更多意志力,还很可能失败;
如果一天没吃到甜食,就觉得不满足。
一旦炼成了糖油脑,再想管住嘴就难了。
不过,这也不全是一个坏消息。毕竟,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减肥失败的原因。
换言之,你离减肥成功又近了一步。
我们能做的,就是
把接触高糖高油食物的时间间隔拉长,避免频繁增强这条神经回路,阻断大脑糖油化之路。
但高糖高脂的食物……戒不掉啊!想吃怎么办?
平时管住嘴,设置 cheat day,或许是个值得一试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Edwin Thanarajah S, DiFeliceantonio AG, Albus K, Kuzmanovic B, Rigoux L, Iglesias S, Hanßen R, Schlamann M, Cornely OA, Brüning JC, Tittgemeyer M, Small DM. Habitual daily intake of a sweet and fatty snack modulates reward processing in humans. Cell Metab. 2023 Mar 15:S1550-4131(23)0005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作者:Deanna,36氪经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https://36kr.com/p/2190757631541385
版权声明: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敬请谅解!